經歷了幾日的低迷後,加密市場迎來一波反彈。比特幣重新站上106,000美元關卡,但這次搶盡風頭的並不是它本身,而是一系列迷因幣,其中既有歷史悠久的狗狗幣(DOGE),也有來勢洶洶的Solana系與以太坊系新星,如Dogwifhat、Pepe、Mog Coin、SPX6900,以及正在預售的Solaxy與Snorter Bot。
狗狗幣與Pepe作為市值排名前50的迷因幣,24小時內分別上漲了3%與9%,表現優於比特幣的2%。但與這些知名幣相比,Solana鏈上的新興幣種表現更為搶眼,尤其是Dogwifhat(WIF)單日飆升20%,Popcat、Peanut the Squirrel和Moo Deng也均錄得10%以上漲幅,儘管它們仍遠未重返三月的高點。這些Solana 迷因幣的漲勢,不僅體現了市場資金偏好,也標誌著新一輪炒作浪潮或許已經展開。
更特別的是,這一波反彈並不侷限於Solana。以太坊鏈上的SPX6900幣憑藉對標標普500市值的敘事,在過去24小時內大漲12.9%,總市值突破10億美元。另一款同樣基於以太坊Mog Coin也不遑多讓,單日漲幅達15.5%。此外新興交易協議Hyperliquid上的PURR幣更是大漲近39%,再度引發投資者對高風險高回報資產的強烈興趣。
然而在這片紅海中,兩項尚處於預售階段的新幣異軍突起。其一是Solaxy(SOLX),另一則是Snorter($SNORT)。兩者分別從Layer 2擴容與AI交易整合兩個截然不同的角度,試圖在Solana生態系中開闢新天地。
Solaxy:解決擁堵問題的Solana Layer 2解法
Solaxy是一個部署在Solana之上的Layer 2解決方案,主打零知識彙總技術,透過鏈下處理交易來降低主鏈擁堵並提升效率。該項目於預售階段即募得4,400萬美元,反映出市場對其潛力的高度關注。其目標是為DeFi、遊戲及跨鏈應用提供更快且成本更低的基礎設施,若能成功部署完整Layer 2主網,勢必成為Solana重要擴展節點之一。
目前Solaxy的價格為0.001746美元,較預售初始價格已上漲超過73%。不過,儘管市場反應積極,Solaxy尚未在主要交易所掛牌,也缺乏明確的鏈上活動數據,投資風險仍需審慎評估。該項目未來的成敗,很大程度取決於能否如期完成技術路線圖並促成實際採用。Solaxy已進入最後階段,距離預售結束只餘下11天。
Snorter把Telegram變成鏈上交易終端的AI助手
相較Solaxy主打基礎建設,Snorter則以使用體驗為核心,將Telegram打造成即時鏈上交易平台。這款AI驅動的機器人支援Solana與多鏈即時下單,內建自動狙擊、追蹤新幣、模仿交易等功能,同時結合RPC加速與MEV防禦,旨在成為散戶投資者進入Web3的入口。
$SNORT預售價格為0.0943美元,目前募得資金為43萬美元,雖金額尚不及Solaxy,但其應用場景與大眾化定位讓它在社群中備受矚目。若其完成Telegram整合並持續推出核心功能,將可能掀起AI與DeFi結合的新熱潮。使用者持幣可享手續費折扣與完整功能,降低進入門檻,有望吸引更多新手參與。
結論:迷因幣不再只是炒作,功能性與創新逐漸顯現
從近期市場動態來看,迷因幣已不再僅是單純的炒作標的。無論是老牌狗狗幣的反彈,還是Solana新星的群起而攻之,背後都反映出資金正在尋求比特幣之外的高波動性資產。而Solaxy與Snorter這兩種尚未上市的項目,也不再單靠社群敘事,而是嘗試以技術與應用切入真實需求。
這意味著,未來的迷因幣將逐步從「迷因文化」走向「功能型應用」,也為整個加密產業注入更多變數。投資者雖需警惕其高風險特性,但不可否認的是,在新一輪加密浪潮中,這些幣種或許正是最具爆發潛力的板塊之一。